随着智能制造、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全面铺开,工控主板这一曾经低调的“幕后角色”,正在迎来新的市场拐点。2025年,工控主板市场的竞争与机会并存,值得从需求端、技术端和产业端来观察未来趋势。
市场需求:稳中有增,应用场景更广
工控主板的需求呈现“量稳质升”的态势。传统制造业对设备更新的需求依然存在,而更大的增长动力来自于新兴应用场景:
智能制造升级:自动化产线、工业机器人需要更高性能、更稳定的控制核心。
智慧零售与支付:POS机、点单机、自助终端加速普及,对Android主板和高性能核心板的需求旺盛。
公共服务与交通:人脸识别终端、智慧票务、智能门禁,对低功耗、高可靠的主板需求持续上升。
根据行业预测,2025年中国工控主板市场规模将保持两位数增长,尤其是在中高端主板需求的带动下,整体市场容量将稳步扩大。
技术趋势:性能提升与AI赋能
从产品技术来看,工控主板正在从“能用”走向“好用”,三个方向值得关注:
算力提升:以RK3588为代表的新一代芯片,八核CPU搭配AI算力单元,能够满足图像识别、语音交互等复杂任务。
接口融合:多串口、多USB、HDMI/EDP/MIPI显示接口成为标配,满足不同设备对接的灵活性。
系统兼容与AI化:Android与Linux双支持,加上AI算法接口,为边缘计算和实时智能提供可能。
新圳宇科技的主板系列几乎覆盖Rockchip全线芯片,从RK3128到RK3588,既能满足入门级应用,也能支持高端AI场景,产品矩阵完整,适配性强。

产业格局:定制化成为竞争关键
过去,工控主板更多是“标准化供货”。但2025年的市场逻辑正在发生变化:谁能提供定制化,谁就能占得先机。
企业不再只要“通用型主板”,而是希望根据自己的设备需求做深度适配。
定制化包括外观尺寸、接口分布、固件定制、系统优化等,这对研发能力与交付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像新圳宇这样的厂商,凭借完整的研发、生产和供应链体系,能够提供从ID设计到主板研发、整机定制的一条龙服务,这正是竞争力所在。
风险与挑战
当然,市场机遇背后也存在挑战:
芯片供应链波动:核心芯片仍依赖少数供应商,价格和交期存在不确定性。
行业标准不统一:应用场景多样化,但标准接口、系统兼容性差异较大,可能影响普及速度。
竞争加剧:越来越多厂商入局,价格战风险依然存在。
未来展望
展望2025年,工控主板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:
高性能化:AI和边缘计算推动高算力主板普及。
小型化与模块化:核心板(SOM)将逐渐成为主流方案,便于企业快速开发整机。
定制化加速:客户需求差异化加大,ODM/OEM模式将更为普遍。
国际化布局:国内厂商在稳定供应和性价比方面具备优势,有望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。
2025年的工控主板市场,不再是单纯的硬件竞争,而是性能、服务与生态的综合比拼。谁能在算力、接口、定制化和交付速度上保持优势,谁就能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脱颖而出。对于像新圳宇科技这样的厂商而言,市场的变化既是挑战,更是扩大影响力的良机。
时间:2025-09-26
作者:原创
浏览:21


